n137559

法新社日前发文说;“北京何必错失欧洲也要与普京绑在一起?” 这种观点存在对中国

法新社日前发文说;“北京何必错失欧洲也要与普京绑在一起?”

这种观点存在对中国外交政策的片面解读和误解,核心在于忽视了中国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中立立场和客观事实,也低估了中欧关系的复杂性与自主性。 因为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定位是“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”,关键词是“协作”不是“捆绑”。   2023年中俄联合声明里明明白白写着“不针对第三方”,反观美国拉着欧洲搞的北约东扩,那才是真把盟友绑在战车上。   俄罗斯卖给中国的天然气,价格是按长期协议定的,比欧洲当年买的便宜15%,这账连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都算得门儿清,他们在辽宁的工厂用的就是俄气,总不能说巴斯夫也跟普京绑一起了吧。   欧洲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可比想象中高。2023年德国汽车业在华利润占全球的43%,奔驰宝马的电动车型一半以上零部件来自中国供应链。   法国空客要是没了中国订单,天津总装线就得停摆,这直接关系到图卢兹工厂3万个岗位。   这些企业老板私下里都在抱怨政客们瞎折腾,去年欧洲议会想通过对华投资限制法案时,西门子、拜耳这些巨头的游说团队差点把布鲁塞尔的门槛踏破,这哪像是被“错失”的样子。 中国对俄贸易里,民生商品占了大头。2023年出口的智能手机、家电、服装加起来有480亿美元,俄罗斯超市里的海尔冰箱、小米手机比莫斯科地铁里的广告还常见。   这些东西跟战争八竿子打不着,倒是欧洲卖给俄罗斯的精密仪器,2023年通过中亚转口的量涨了27%,其中不少能用到军工领域,法新社怎么不写写这些“暗度陈仓”的生意。

所谓“错失欧洲”更是站不住脚。2023年中欧双向投资存量突破2300亿美元,比2013年翻了三倍。   中国在欧洲建的电动汽车电池厂,仅宁德时代在德国的工厂就雇佣了2500名当地工人,生产的电池专供宝马和大众。   欧洲对华投资也没停,欧莱雅在苏州建了全球研发中心,宜家把亚太区总部搬到上海,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,比任何媒体评论都有说服力。   而俄罗斯的外交朋友圈也不止中国一个。印度2023年从俄进口石油量是中国的60%,土耳其成了俄油气最大转口国,这些国家怎么没被说成“绑在一起”。   美国自己更滑稽,一边制裁俄罗斯,一边允许波音向俄航提供飞机零部件,美孚石油还在西西伯利亚有油田项目,这时候怎么没人出来喊“华盛顿何必错失莫斯科”。   中国劝和促谈的动作比谁都实在。2023年派特使访问了基辅、莫斯科、华沙、柏林十多个城市,促成俄乌双方交换了200多名战俘。这种斡旋力度,连乌克兰外长库列巴都承认“中国的作用不可替代”。   反观有些欧洲国家,嘴上说要停火,却拒绝俄罗斯提出的和谈条件,这种“假和平真拱火”的操作,法新社怎么不多写写。   归根结底,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哪是“非此即彼”的选择题。中国买俄罗斯的能源,是因为划算;卖欧洲的商品,是因为有需求;劝双方停火,是因为和平符合所有人利益。

评论列表

清衬微凉
清衬微凉 3
2025-07-30 14:43
欧盟就是双标狗,反复无常整天就是美国舔狗
行者
行者 3
2025-07-30 09:50
想的挺美的,拉中国一起打压大鹅,大鹅倒了再配合美国围堵中国
Huyou
Huyou 2
2025-07-30 09:18
欧盟就是美国一舔狗!出尔反尔